北京市中小学校将在秋季学期全面推行人工智能教育课程,以提升学生科技素养和创新能力
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在其官方公众号上发布消息,宣布全市中小学校将在2025年秋季学期正式开展人工智能(AI)通识教育。这一举措标志着北京教育系统在科技教育方面的又一重要进展。根据规划,从2025年开始,所有中小学生每学年将接受不少于8课时的人工智能课程,旨在实现对人工智能知识的全面普及。
图源备注:图片由AI生成,图片授权服务商Midjourney
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独立设置人工智能课程,也可以将其与信息科技、通用技术、科学、综合实践活动及劳动等课程融合,进行综合性教学。此外,北京市还计划分批培养100位专业名师和1000位骨干教师,以推动人工智能教育的实施。对于在这一领域有突出贡献的教师,教育部门将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倾斜政策,确保优秀教师的教学成果能够得到认可。
值得一提的是,在北京之前,广州已经于2023年秋季学期率先在11个区的所有义务教育学校中实施了类似的课程计划,将人工智能纳入地方课程安排。
这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,帮助他们在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生活与工作需求。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,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,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重要基础。
划重点:
文章版权声明:除非注明,否则均为
手游美科网
原创文章,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。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